《在萧条中生存 在困局中成长》系列之一:消费品行业

冬天临近了  春天还会远吗

用一本小说的名字来概括今天中国企业家面临的环境很恰当:《艰难时世》,中国经济在经历30年风雨无阻的高速增长之后,虽然今天GDP的增长速度依然维持在9%左右,但国民经济却已然难堪重负,支撑中国经济稳步发展的国际经济发展美景已经不在,而国内经济又面临着制度制约的天花板和已难回避的诸多结构矛盾。从2003年开始的中国经济盛夏还没有充分展示他的繁花盛果,就已经调头直下,跳过一般经济规律中漫长的秋天,而直接进入有些肃杀的初冬。

 

不可遏制的中国经济入冬进程

 

从2008年开始,中国经济开始不断演绎出企业倒闭和企业主外逃的新闻,外资在中国大量的攻城拔地,大肆收购。房市阴晦,股市低迷,基金和债市一片哀鸿,中国金融中的投融资体系基本瘫痪,中国经济的入冬进程已经不可遏制。

 

一、以低成本为特征的制造竞争力与全球通货膨胀引发的高成本时代之间的矛盾

 

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的高速发展一直依赖于低成本的核心竞争力,漠视人权状态下的低劳动成本、漠视环境代价下的低资源成本、漠视法律和绕行灰色地带基础上的低制度成本,使得中国企业在新全球产业分工格局形成的历史机遇面前,拥有强大的竞争力。中国已经通过低成本的超级竞争力,以及各种政府补贴对这种超级竞争力的进一步加强,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之一。

 

2007年开始,随着美国和中国等国家长期执行低利率政策的恶果爆发,以及国际重要原料在中国需求和国际投机者的双重拉动下价格不断虚高,使得重要资源型产品的市场价格远远悖离全球市场的真实需求,全球经济进入全面的通货膨胀时代,中国面临着全球原材料急速涨价的巨大压力。而随着中国的人权意识觉醒,劳动者保护的呼声日隆,中国的劳动成本从2006年开始急剧飞涨,年均增长超过了30%,环境恶化造成的环境报复使得中国政府不得不重视环境治理,各种环境投入日益高涨,北京奥运会前为了治理北京环境、净化北京的水和空气,政府的总投入超过了100亿美元。原有的三大成本优势快速衰竭,将迫使中国的低成本制造模式无法盈利直至破产。

 

二、资源高消耗的世界工厂模式与全球资源枯竭之间的矛盾

 

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中国的世界工厂模式消耗了世界25%的煤,10%的石油,35%的有色金属,18%的电力。而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增长贡献率仅为与资源消耗极不相称的4%,是典型的资源高耗和低效的发展模式。随着中国和世界的各种重要的资源储备快速消耗,全球已经开始直面能源和资源的双重威胁,根据统计,全球的石油探明储量可继续使用40年,煤为150年,天然气为50年,随着全球资源的枯竭和各主要经济体对资源的进一步争夺,重要资源型产品的获取难度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中国高耗低效的世界工厂模式将难以为继。

 

 三、产业升级面临巨大挑战与低级制造面临全球白热化竞争之间的两难选择

 

凭借强大的成本优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中国在全球低端产品制造领域一骑绝尘,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标竿,所有的后发展国家都在研究中国模式的得失,并进行模仿和创新。根据统计,从2006年开始,全球主题的新型工业开发区共新建达到8000个,配套资金达到5000亿元以上,其中大部分分布在中国之外的新发展国家,低端制造领域中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中国政府很早就认识到全球后发展国家的模仿对中国经济模式的威胁,因此提出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口号。但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之路并不平坦。中国过去发展的低端制造产业对制度的依赖不强,如果要进行产业升级,需要全面改善制度环境,激发自主创新能力。这段路不仅没有任何参照,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利益矛盾和结构性冲突。

 

产业升级困难重重,面临着巨大的制度改革的风险,而不立刻进行产业升级,低附加值的低端制造又面临着许多后学者的模仿,甚至无法建立壁垒。中国经济的夹生饭局面尚无法轻易改变。

 

四、市场化改革所产生的多元经济格局与政治体制改革滞后所造成的单一管控模式的结构性冲突

 

中国经济改革最伟大的成就在于模糊了过去一元化的国有产权,灵活地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乡镇推行集体所有企业的承包经营。打破视私人企业和个体户为资本主义毒草的思想禁锢。使得中国形成了地下工厂、个体户、私人企业、个人承包经营企业、国有垄断企业等多个层级组合,每个层级代表不同利益诉求的多元经济格局。产权制度的模糊化与灵活的边界极大地激发了人们投资创业的动力,使得承包经营的管理者视厂为家,个体创业者们极尽所能,私人企业主们敢拼会赢,创造了中国经济欣欣向荣的繁荣局面。

 

但随着中国多元经济格局的形成,中国经济的结构开始复杂化,宏观经济的调控也变得比以前困难,虽然中国政府不断引进技术官僚来强化对复杂经济格局的管控能力,但因为政府始终缺乏对各阶层利益的理解,而中国的政治模式中也没有形成各利益阶层合理表达利益诉求的机制和渠道,使得中国的经济治理往往偏向简单的一元管控,或者更多的是偏向对国有垄断经济体的保护。一组数据也许可以说明问题:从2004年开始,政府推行了一系列以深化改革和抑制通胀为主题的经济政策调整,但其结果却是使国民财富中出现明显的国进民退,政府和国有经济体控制的财富以每年35%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总共占有国民财富的比率高达63%,而民有财富总额却停止增长,维持在原有水平。原有的各种经济体和谐共生的经济生态环境被破坏,天平偏向了有利于国有经济的一边,经济又开始出现单极化的趋向。

 

五、庞大的中产阶级与萎靡的消费信心的巨大矛盾

 

据统计,到2007年,中国中产阶级人数已经超过1.7亿,表面上,中国即将建成的是一个和美国类似的“橄榄型”社会,因此很多经济学家非常乐观,认为中国将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中产阶级,因此也将产生全球最大的居民消费市场。但让他们跌破眼镜的是,根据2007年的统计数据,中国居民消费市场仍然过冷,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超过30%。为什么庞大的中产阶级,却没有产生强大的购买力呢?

 

日本学者大前研一为我们揭示了答案,他的研究表明,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低福利、高增长的发展中国家,虽然产生一批收入达标的中产阶级,但因为产权制度不明晰,国民无法通过对财产的投资长期分享财产性收益,福利保障的不完善也使得这些新富阶层对未来的养老、医疗、教育等忧心忡忡,再加上通货膨胀造成的房子等大宗消费品的价格飞涨,使得这些中产阶层的实际购买力非常有限,消费信心严重不足,社会阶层严重分化,从表面上的橄榄型社会快速过渡到实质上的M型社会,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政府一再想通过政策来刺激国内消费,却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原因。

 

华人圈中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杨小凯曾经说过,中国改革开放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并不在于新发现了什么模式,只不过是因为过去太落后,太多领袖的个人理想主义,是负的帕累托效应,稍微地改进就能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的确,依靠中国领导人的超常智慧,中国经济改革的前三十年一直以“不争论”作为基调,围绕着增量改革,改革了所有容易的部分,把存量的部分、最艰难的部分留在了今天,而我们今天所面临的中国经济,无论是国际环境还是国内的经济结构,都异常复杂和艰险,某些结构性矛盾已经成为无法医治的毒瘤和痼疾。发展模式的重新选择和与之匹配的制度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中国经济高增长、低通胀的美好时代已经结束。中国企业不得不面临比过去更加艰难的时局。

 

谁能在灿烂春光中微笑

 

中国经济即将进入漫长的冬季,中国企业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抉择,是成为更加茁壮的常青树,还是成为沉没于黑暗中的泰坦尼克号?一切都决定于企业面对威胁的应变能力,能否敏感地觉察到商业格局的结构性改变,并顺利地实现转型,决定着一个企业是否会在这个冬天里轰然倒下。

 

中国企业面临着深刻和全面的变革:

 

一、从资源与机会依赖性企业转变成战略与能力驱动型企业

我要索取